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医保动态
笃定前行 不负韶华——厦门医保一周岁啦!
发布时间:2020-03-30 【字体:
                                     2019年3月25日,厦门市医疗保障局挂牌

2020年3月25日,我们一周岁了!


(扫描二维码观看H5)

一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新医保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抓党建、立标杆、夯基础、促改革

推药采、强监管、优服务

提交了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奋发进取——————————

“2”个批示

“4+7”药采工作获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肯定批示,要求宣传推广“厦门经验”。


3月15日,我市“4+7”试点工作正式落地实施。

    药品监管新举措获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肯定批示。


“2”个创新

创新打造“互联网+监管”模式,我市被国家医保局列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示范点城市。

创新推出以“总额预算下的点数法”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写入2020年国家医保工作要点,在全国、全省予以推广。

 

“3”个奖项

药采工作和智能监管两个创新案例在全省第二届机制体制创新案例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我局是全市唯一同时获得两个项目殊荣的单位。


在市直机关“使命 担当”微党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4”个肯定

建成全国首家医保反欺诈宣教展厅,获省医保局领导肯定

 

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获2019年度红旗窗口、优秀首席代表、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真抓实干——————————

一、党建为引领医保队伍能力素质更高了

1.如期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根据我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医疗保障局从市财政局分离单设,按时完成职能划转、人员转隶、办公场所等工作。


市医保局整合了原在市发改委等六个部门的医疗保障职能)

2.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政治能力建设。

“用好一位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引导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价格处军转干部徐峰同志为榜样,在医保改革发展大潮中当先锋、作表率,进一步提振团队的精气神。 

“制定一套对标准则”,倡导担当精神


厦门医保系统“八不让、八提升”对标准则)

 

“形成一种调研机制”,夯实整改基础

进行7个专题研讨

深入28家管理对象调研

开展12场调查研究

检视42个问题


(邀请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专家来厦举行经验交流座谈会)


“开展一场主题宣传”,提升教育成效


医保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标先进宣传活动


3.打造“学习型”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每周一培训,每月一研究”学习制度,开展课题调研和论文撰写,精选78篇优秀作品编印成册。

业务科室组织学习培训)


4、积极服务社会:17户家庭结对帮扶,与3个居委会签署共建协议;开展10场“健康医保进社区”宣传活动,联合20多个单位组织、25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为市民提供现场服务。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小平代表医保局分别于澳溪村村委会、部分困难家庭签署共建和结对帮扶协议


健康医保进社区”活动中,专家为澳溪村村民提供义诊服务,为村民进行保健按摩,传授防病知识)


二、快速行动齐战疫防控保障更有力了

自厦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市医保局迅速行动,出台14份文件共19项举措,切实做好医疗费用与药品、耗材供应等医疗救治保障工作,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1、让患者放心就医

Ø 将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药品项目全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Ø 免除确诊或疑似患者治疗费用

Ø 取消健康账户购药300元月限额

Ø 全省率先实现线上委托代开药功能

加一张普通人的卡通图】

2、让医院放心救治

Ø 向定点救治医院拨付9000万元专项经费

Ø 保障药品和耗材供应


3、让群众放心办理

推出“六办”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延后办、邮寄办、预约办,实现办理“不见面” 服务“不打烊”。


4、让企业放心生产:出台“一减”政策(2020年2-6月企业医保缴费费率减半征收)、“一缓”政策(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提出不超过6个月的缓缴申请)。缓缴期间,企业参保职工个人待遇、权益不变。


三、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能力提高了

1、参保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20年2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合计416.09万人,同比增长6.5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合计230万人,同比增长11.27%。

2、医疗救助托底作用日益显著:累计医疗救助128.76万人次,救助金额1.66亿元,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万人。


3、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个人自付医疗费用3万元降至2.5474万元。2019年大病保险共为28.82万人次支付3.29亿元。

4、实施新版医保目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版医保目录,覆盖癌症、罕见病、慢性病、儿童用药等,97个国家谈判药全部纳入1-2月医保基金为1.78万人次支付国谈药费用共8326.9万元。


5、持续推进企业减负降费政策:2019年职工缴费费率降低2个百分点,缴费基数下调14.29%,减轻企业缴费负担近26.6亿。2020年2-6月企业医保缴费费率减半,按4%征收,预计为企业减征金额达9.12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6、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性开展“总额预算下的点数法”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确保参保人待遇不变,每年节约医保基金支出约5亿元。


四、创新推进药品集采药品价格降低了

2019年3月15日,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4+7”药品集采和使用试点工作。


2019年3月18日,我国第一张“4+7”集采中选药品处方在厦门诞生,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药费负担)

1、创新做法:创新采购新机制、创新监管新平台、创新结算新流程。


我市自主研发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监管平台”,实现药品集采同一平台全流程监管)

2、实施成效: 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截至2020年2月,参保患者人均相关药品费用同比下降60.23%,试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金额共减少2.22亿元,中选药品货款已全部结算,平均回款周期降低为27天。

3、肯定推广

国家肯定、广泛宣传“厦门经验”,全省跟进推广。我市自主研发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监管平台”,在河北、重庆等省市复制推广应用。

 

(图为我市自主研发的监管平台推广至重庆市复制应用,亮相“智博会”。)

 

五、创新医保监管模式 百姓“救命钱”更安全了

1、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行动。

通过建章立制逐步建立监管制度体系,提升专业稽核人员能力素质。实现全市1954家定点医药机构检查全覆盖,稽核查处430家,对99家暂停医保服务连线,对违规问题比较严重的39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110名违规医保服务人员暂停医保服务资格。


监管团队赴定点零售药店进行检查)

2、创新推出药品包装“拆零毁形”:有效从源头打击倒卖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政策出台4个月后,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有80.61%的药品使用量同比下降53.62%。


药品“拆零毁形”新政,一把“小剪刀,剪出“大民生”)

      3、破获全链条非法倒卖药品案:2019年3月,我局与公安部门联合出击,破获一起跨全国多省市全链条收购药品倒卖案,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药品400余种。


(查获的药贩仓库堪比医院药房)

 

六、打造法治医保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成立法制专项工作小组,建立专兼法制员工作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充实法治建设队伍,打造医疗保障系统法治建设一体化格局。

2、完善制度设计,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出台六项制度,为制定规范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构建医疗保障领域信用体系以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医疗保障领域科学、文明、公正、公开执法。

3、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建成全国首家医保反欺诈宣教展厅,把警示教育工作关口前移,筑牢基金监管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宣传医疗保障政策,加强普法宣传。开展政策下社区活动15场,发放宣传册6万余份、宣传海报5000多张,设立展板百余个。

 

七、提供一流“互联网+”服务群众办事更便捷了

1、提升窗口经办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12个经办业务事项中的11项医保业务实现“全城通办,群众在社区便利店、“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网点,随时就近自助办理;9项医保业务实现“全程网办”,群众无需出门在家动动手指即可办理,一年来通过“全程网办”方式申领生育保险待遇1.6万人次,金额约1.9亿元。


完善异地就医刷卡直接结算。简化备案手续,持续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符合条件的43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平台。

1、率先打造网签平台,优化医药机构服务结束了20年的纸签时代,完成2019年医保服务协议工作。 

2、上线医保电子凭证方便群众购药:全市1200余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全部开通扫码购药。


医保电子凭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20年,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笃定前行、不负韶华,着力打造“爱心医保”,用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医保业务工作,加快推动新时代厦门医疗保障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