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医保中心〔2020〕32号
各相关定点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住院医疗费用按分值付费结算工作,充分体现医疗机构收费结构、功能定位、疾病难度系数、患者年龄分布等差异,根据《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厦医保〔2018〕63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建立住院分值付费调整系数动态调整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基本原则
(一)明确导向,提升质效:通过加强病种绩效考核评价,将外部治理与内部管理方式转变相结合,引导机构深耕学科、做强特色,实现机构向“规模适度、特色突出”转变。
(二)明确定位,优化资源:通过建立基于疾病危重程度、疾病难度系数等客观指标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机构依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分级诊疗开展,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三)科学评价,动态调整:通过创新医疗绩效评价指标替代传统的校正指标,实现机构调整系数分类与医疗机构费用水平、功能定位和医疗服务产出相适应,促使医疗机构优化病种结构,建立与病种权重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CMI(病例组合指数)计算
(一)确定全市各病种相对权重(RW):综合反映各病种的疾病严重程度、诊疗难度和资源消耗情况。
病种RW=某病种全市平均医保费用/全市所有住院病例平均费用
(二)确定机构CMI:综合反映机构收治患者疾病复杂程度及治疗难度。
机构CMI=∑(某病种RW*机构该病种病例数)/该机构总病例数
三、调整系数确定
年度结算时,医保经办机构基于机构级别和专科类别,根据当年度各机构CMI及病人年龄结构确定机构调整系数,具体如下:
(一)综合类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2019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1.25 |
1.07 |
1≤CMI<1.25 |
1.05 |
|
0.85≤CMI<1 |
1.02 |
|
0.7≤CMI<0.85 |
1.00 |
|
CMI<0.70 |
0.95 |
|
二级 |
CMI≥0.70 |
0.75 |
CMI<0.70 |
0.60 |
|
一级 |
— |
0.55 |
(二)中医专科医疗机构(含中医综合)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1.00 |
1.07 |
CMI<1.00 |
1.05 |
|
二级 |
CMI≥0.70 |
0.80 |
CMI<0.70 |
0.60 |
(三)妇幼及妇产专科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0.50且6岁及以下儿童占比≥10%, |
0.90 |
CMI≥0.50且6岁及以下儿童占比<10%, |
0.85 |
|
CMI<0.50 |
0.80 |
|
二级 |
CMI≥0.40 |
0.70 |
CMI<0.40 |
0.65 |
(四)眼科专科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0.90 |
0.90 |
CMI<0.90 |
0.80 |
(五)心血管专科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1.25 |
1.07 |
CMI<1.25 |
1.05 |
(六)儿童专科
医疗机构等级 |
年龄构成 |
调整系数 |
三级 |
6岁及以下儿童占比≥50%, |
1.07 |
6岁及以下儿童占比<50% |
1.05 |
(七)精神专科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 |
1.00 |
二级 |
- |
0.80 |
(八)口腔专科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 |
0.86 |
二级 |
- |
0.66 |
(九)康复及骨科专科
医疗机构等级 |
CMI指数 |
调整系数 |
三级 |
CMI≥1.00 |
0.95 |
CMI<1.00 |
0.90 |
|
二级 |
CMI≥0.70 |
0.70 |
CMI<0.70 |
0.60 |
四、其他事项
(一)医保经办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本市住院病种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对机构CMI及时跟踪并定期通报。
(二)定点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政策研究及绩效管理,切实落实分级诊疗,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
五、本通知自2019医保年度起执行。
厦门市医疗保障中心
2020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