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非常感谢杨调研员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杨调研员:
您好,当在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绑定个人信息后,系统将校验参保人员的年龄。如果参保人员年龄大于等于50岁,系统将推荐参保人开启“关怀模式”,“关怀模式”开启后将放大字体,并自动进行语音播报,也可在该模式中“家庭代办”功能键选择子女微信,让子女代办医保业务。
小刘(网友):
您好,请问在医保微信公众号界面有什么针对老年人的优化吗?
杨调研员:
您好,我市目前已开设13家医院医保服务站,可提供生育津贴支付、异地就医备案等10项服务。您可就近选择位于集美区的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咨询办理医保业务。
山海(网友):
您好,我家住集美区,请问哪个医院可以办理医保业务?
杨调研员:
您好,您可以通过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通过服务大厅中的“电子凭证”模块进行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激活后可凭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直接结算。
杨调研员:
您好,您在申报异地就医备案时,需填好个人基本信息及就医地。其中,就医地填写到地市即可。如果您是到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医,备案到就医直辖市、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即可。填好信息后,请认真阅读温馨提示并签字,就可以了。
梦回大唐(网友):
我在申请异地就医备案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杨调研员:
您好,如果您已在手机上成功提交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提交备案申请后即时生效,无需再次现场申请。
胡女士(网友):
您好,我在手机上提交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生效?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杨调研员的详细介绍。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杨调研员:
截至目前,厦门市医保电子凭证开通人数超488万,激活率居全省第一。全市定点医药机构100%支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看病就医告别“卡时代”。市级及六区医保经办网点的经办事项100%实现“扫码办事”,并可通过“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凭码自助查询本人医保消费、缴费等记录或办理家庭共济、出具参保凭证、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
杨调研员:
我市医保部门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健全数据交换机制,持续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升级改造业务系统,实现参保人员扫码就医、医药从业人员扫码登录、服务窗口扫码办事,有力化解脱卡结算、异地就医的堵点与难点,推动全市迈入看病就医“码”时代。
主持人: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市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情况?
杨调研员:
如果参保人员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后,因故未能直接结算的,可回本市医保经办机构按本市有关规定审核报销。</p><p> 另外,我市已开通线上申请医疗费用报销的功能,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官网、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闽政通App的“医疗费用报销申请”模块上传电子材料进行申报。
杨调研员:
如果参保人员前往省外就医,需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通过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线上渠道进行办理,根据提示步骤填好内容,即可完成线上备案,备案后“即时生效”。参保人员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在全国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就医直接结算。
杨调研员:
如果参保人员前往省内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医购药直接结算,实现“省内漫游”免备案。
主持人: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近几年医保的热门话题,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具体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呢?
杨调研员:
在“自助办”方面,我市医保部门充分结合自助机分布广、网点多的综合优势,在全市430多台“e政务”自助机加载了8项医保高频业务和15个医保便民查询事项。参保人员可通过布设在社区便利店、邮政局、派出所、医疗机构、政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银行等网点的“e政务”自助机自助办理医保服务,进一步缩短办事距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杨调研员:
另外,针对参加台湾健康保险的台胞在大陆就医医疗费用回台报销“路途远、手续杂、期限久”等困难,我市医保先行先试打造了7家医保台胞服务站,为在厦生活台胞提供台湾健保咨询及代办报销“一站式”服务,台胞报销无需往返两岸多部门办理,节约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
杨调研员:
我市医保部门在第一医院等13家就诊量大的三级医院增设医保服务站,群众可选择就近的医保服务站办理生育津贴支付、异地就医备案等10项服务,方便群众在院内办理医保业务。
主持人:
能否请您分别介绍一下我市“医保服务站”及“自助办”的相关情况?
杨调研员:
我市医保部门将继续以提升和完善公共服务承载能力为重点,持续完善我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加快优化医保基层代办子系统PC端,推进医保基层代办子系统移动端上线,探索更多医保经办服务业务下放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
主持人:
关于我市“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的建设,接下来还将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能否请您也给我们介绍一下?
杨调研员:
目前,我市共有4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532个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生育津贴支付、医保关系转移手续办理等12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含税务部门2项事项),并可提供参保查询、个人缴费明细打印、全国联网机构查询等23项医保便民服务。
杨调研员:
我市去年把经办服务下沉作为全面加强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建立覆盖市、区、镇(街)、村(居)的网格化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
主持人:
那么,镇(街)及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可以办理医保相关业务吗?
杨调研员:
目前,我市有6家医院开通“互联网+”医保服务功能,分别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调研员:
“互联网+”医保支付简单来说就是参保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医保支付”的相关功能。参保人可以通过已开通“互联网+”医保支付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经医保电子凭证实名认证,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复诊、续方开药及医保结算,诊察费和药品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药品直接快递配送上门,更好满足相关患者疫情期间的续方需求。
主持人:
请问杨调研员,什么是“互联网+”医保支付?我市目前具体有哪几家医院开通了“互联网+”医保支付这项功能呢?
杨调研员:
全国首创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开发软件打通医院、税务、公安信息通道,符合条件的产妇出院时可在手机上申领儿童医保码,直接扫码结算新生儿出生医疗费用,免垫资、免跑腿报销。现有“秒批”定点医院已新增至22家,“秒批”结算总费用近5400万元。
杨调研员:
我市医保部门深度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在全国率先推出医保“智能适老”服务,贴心开通移动端“家庭代办模式”,通过授权代理功能,推行医保服务、就医购药、医保结算“亲情帮办”,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不愁“线上办”,指尖“家庭代办”服务人次超51.2万次。
主持人: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医保部门在服务“一老一小”方面具体都有哪些举措?
杨调研员:
一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高标准打造互联互通的医保网上服务平台,异地就医备案、生育津贴支付、医保关系转移、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等90%的医保服务事项均可在厦门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厦门医疗保障局官网、“闽政通”App等多个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市线上医保服务的开展情况,谢谢!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p><p> 近年来,厦门市医保部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办事需求,从“速度、广度、温度”三个维度,全力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延伸服务触角,全方位推深做实“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一网通办”,推动全市医保服务从“能办”向“快办”“易办”“好办”转变。</p><p> 今天我们邀请到厦门市医疗保障局一级调研员杨丽娟女士做客政府网,为大家介绍我市医保经办服务情况的相关内容,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